化工围城下如何打造“干净的海”?广东重工业城市海洋经济转型

  • 化工围城下如何打造“干净的海”?广东重工业城市海洋经济转型已关闭评论
  • A+

发展海洋经济,对广东的多个城市来说,有一个横亘不去的难题:许多城市作为工业大市,如何能够在保护海洋的情况下合理开发?

在广东省阳江市的明阳风电修型车间内,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工人马德友在工作台上专心伺弄着一片长76.6米、重37吨的巨型风叶。

不出意外的话,它将最终组合成每三片巨型风叶组装起来的海上风机,每小时可转动720圈、向岸上输送5500度电,足以供18户人家足足用上一个月之久。

“这将是一处取之不尽的巨大富矿。”明阳智慧能源集团阳江基地总负责人麻利民对记者表示。据估算,广东浅水区海上风电可开发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近海深水区可开发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

守着巨大的海上风电资源“富矿”,阳江市提出打造一个产值超千亿的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并率先规划出一个7.4平方公里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海洋经济。

阳江谋划海洋经济发展,并非广东省的孤例。记者注意到,广东不少沿海城市在其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中吹响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号角。比如,深圳市提出将建设“海洋强国示范区”置于城市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湛江市提出获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

那么,发展海洋经济,如何才能“大开发”与“严保护”并重呢?

如何保护“干净的海”?

2017年6月,《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提出广东力争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过2.2万亿元,年均增长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而在2017年10月,广东也出台了首份统筹沿海地区发展的规划《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规划中的一大亮点即,提出要打造更具活力魅力的广东黄金海岸和世界级沿海经济带,包括深圳、湛江、汕头在内都在规划之中。

数据显示,广东一省的海洋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五分之一,全省海洋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05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78万亿元,年均增长11%,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

然而,发展海洋经济,对广东的多个城市来说,有一个横亘不去的难题:许多城市作为工业大市,如何能够在保护海洋的情况下合理开发?

长期研究海洋经济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将广东沿海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情况总结为“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相对弱小”,尤其广东在重化工布局上“遍地开花”。

比如,作为重工业城市,2018年上半年,湛江钢铁、石化、造纸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73.3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47.7%。而重工业=高污染,几乎是许多城市无法摆脱的发展模式。

那么,在海洋经济的建设浪潮下,湛江要如何发展呢?

作为土生土长的湛江人,湛江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陈红文对湛江水质的变化感受颇深。“湛江很长时间以来,有着最干净的海。以前,不少人评价湛江的海水太清了,甚至连鱼都养不大。”令她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十年间,湛江的海水比她小时候脏了许多。

“海洋不比陆地,一有问题马上就能看得出来,海水里的问题比较隐蔽,一旦到了肉眼能看出来的地步,那就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了。”陈红文告诉记者,湛江的海洋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挽回。

保卫“最干净的海”已刻不容缓。陈红文近年来曾长期跟踪宝钢湛江钢铁在湛江的发展,在她看来,“湛江后来的发展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可以兼得的”。

陈红文称,湛江在项目招商时就尤其注意环保这条红线。钢铁企业向来是污染大户,呛人的气味、污水外排与废弃钢渣堆存,一度令人们对建在湛江海边的这座钢铁基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心存担忧。

而通过甄选优质项目、上马环保项目,才能有效保护周边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此前上马的湛江钢铁的环保投资占到静态投资的14.5%以上。以固废处理为例,宝钢湛江钢铁打造了一个含铁综合固废处置中心,90%以上的废渣可以返回高炉作为炼铁原料,实现了含铁尘泥100%厂内循环使用。

打造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湛江这一重工业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杀手锏”。

2018年1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下称《通知》),支持山东威海、广东深圳、广东湛江等在内的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通知》提出,广东湛江是创新临港钢铁和临港石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

陈红文认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湛江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出路。按照她的观察,无论是宝钢湛江钢铁还是未来即将落地的巴斯夫一体化项目,对于能源的需求、污染物的处理都有着高度相同的需求。

“在示范园区内,一方面可以将污染源与湛江的生活区隔离开,保证了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共建环保设施,将处理污染的成本分摊。”她说。

记者也了解到,在湛江东海岛工业项目环保措施中,钢铁、石化两大产业互相利用废物的独特循环经济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出了雏形。

炼钢需焦炭,炼焦产生焦炉煤气、煤焦油,可作为下游石化产业的原料,煤气及余热也可用于发电及供热,为石化及钢铁提供热电;钢铁项目配套装置可提供大量氮气,能为石化产业发展合成氨及一系列下游产业提供原料。

广东的另一城市阳江借鉴于此,在发展海洋风电产业之初就提出了产业链招商的规划。

记者在走访阳江高新区时,在7.4平方公里的风电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区内,到处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声,不远处的金风科技阳江制造基地正加紧施工。在不久的未来,它们将形成数十亿元产值。

目前,园区之内已有17家重点项目落地,包括明阳科技、粤水电风电塔架等投产项目,与年底前动工的中车电机、山东龙马铸件、金风科技等项目,实际上均为行业龙头企业。而2019年陆续动工的宁波东方海缆项目、禾望工控传动和新能源电气等则为前述龙头企业的供应商企业项目。

阳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洪文健告诉记者,阳江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企业集群的方式,在产业园搭建起了明阳风电叶片,粤水电风电塔架、导管架,三峡风电塔架等项目在内的海上风电产业核心骨架,初步形成了以风电装备主机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和系列化产品为主导的风电产业集群。

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安然对记者分析,《通知》对湛江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适用于茂名、惠州等大多数广东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

惠州和茂名石化产业、湛江的钢铁产业,大多是单一的大耗能项目,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解决企业降成本需求,又能缓解化工围城造成的污染。

但他也坦言,要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条件就是产业集群。“无论是湛江还是茂名,都还没有实现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的最大优势,是上下游供应链可以共用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可以互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