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的知行差距?

  • 怎样克服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的知行差距?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论坛

低碳发展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我们每个人在实现低碳生活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与低碳生活的要求还或多或少存在差距,特别是公众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和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3方面:一是低碳过于概念化,公众缺乏对低碳生活具体表现形式的认知;二是低碳概念有些空洞,人们往往很难凭个人直觉对低碳生活方式做出准确判断;三是目前对低碳行为没有硬性约束,有的人认为低碳生活离自己比较遥远。

这种差距不仅在国内存在,在国外也同样存在。例如,美国耶鲁大学和乔治梅森大学曾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发现,81%的美国人认为,应该重复使用购物袋,但能够经常或持之以恒做到的人只有33%;76%的人认为以步行或骑自行车取代汽车非常重要,但长期坚持这样做的只有15%;72%的人认为使用公交或搭伴驾车非常重要,但长期实践的人只有10%。

为有效推进低碳生活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国家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例如,英国在《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中提出了宏观构想,计划到2020年让低碳计划为英国带来超过120万个绿色工作岗位。目前,这一指标已逐渐细化到各个行业。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研究所还对日本国内2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了调查,这一人群是购买农产品的主要群体。在2062名被调查者中,7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有53%的人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

当前,为加大我国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的力度,笔者认为,应该下大力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开展宣传普及。现阶段关于低碳生活的相关宣传还较少,曾有对城市居民的低碳调查发现,49.0%的城市公众认为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的低碳宣传“有所欠缺”。因此,相关媒体和机构应加强宣传国家的低碳政策、措施等,对什么是低碳、怎样进行低碳生活进行释义性宣传。要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群、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普及。

其次,加大引导关联。在国家政策方面,要设定相关鼓励性政策,把低碳生活方式关联到社会各方面,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中。要开展试点引导,创建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社团机构、公益组织要加强直接引导,让公众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为改善环境质量做贡献。

第三,鼓励公众参与。对公众的行为特征可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包括碳计算公式、碳排放足迹记录仪等,为判断是否属于低碳行为提供依据。目前,这套体系已成型,但是对普通公众还缺乏实用性。政府应加大投入,科研单位应加快研发一套简单易行的监测监控体系,为鼓励公众参与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广泛实行低碳奖励制度,对减少垃圾排放、少开车、少乘电梯、减少电器能耗、减少食物浪费等行为给予适当奖励。

第四,建立长效机制。尝试建立一些机制体制,如个人绿色存折、个人绿色信用、个人低碳当量兑换、个人低碳行为体系等,保障公众的低碳行为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