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污染防治攻坚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污染防治攻坚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论坛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支持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支持农村改厕工作,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笔者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正合时宜、切中要害,能够进一步弥补生态环保短板、缩减治污差距,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日益提升。近年来,各地虽然注重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但建设进度仍然相对滞后于社会发展,这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比如,不少地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还不够高,部分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与实际收集的污水量不匹配,存在超负荷运行现象;也有部分地区污水管网不到位,尤其是老旧城区雨污合流、污水管网破损、雨污管网错接混接、污水支管不到户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少农村地区污水还未得到收集处理,污水直排造成周边河道水体黑臭。

再比如,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跟不上,存在较大缺口,产生量远大于消纳量,这也是导致个别企业偷排危险废弃物的原因之一。部分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布局不合理,垃圾填埋和焚烧能力不足,存在“垃圾围城”现象。

还有一些地区监测能力偏弱,除国控、省控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外,其他监测站点设置偏少,不利于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全面掌控、系统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基石,如果环境基础设施“缺胳膊少腿”,应当处理的污染物无法得到有效地收集处理,依然无序乱排,必然会使污染防治攻坚成效大打折扣,也难以让战果长效保持。认识有深度,行动才能有力度。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环境质量的负作用,进一步加大物力财力的支持和投入,加快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再上台阶。

当然,相对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不可能一朝一夕建成运行、发挥作用。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务必要怀揣“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驰而不息、攻坚克难,细化分解、深入落实《指导意见》的有关部署要求,推动环境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对此,笔者有三方面建议。

一要坚持聚焦短板,促使各类治污能力“齐足并驱”。当前,个别地方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扬长补短力度不足,“扬长补长”却发力有余,不惜重金打造环保亮点工程项目,以此展示环保政绩。殊不知,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提升污染防治水平,绝非取决于优势如何优,而是取决于短板究竟还有多少差距。由此说来,“扬长”虽有必要,但“补短”更加重要。

各地经济水平不同、环境状况有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也参差不齐。笔者建议,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避短不护短,正视问题,直击矛盾,全面调查、系统分析,精准识别辖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软肋。按照污染防治的紧迫程度,精准施策,定向发力,优先安排资金建设掣肘环境质量更明显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短板的长度,修补短板的缺陷。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避免建成投运出现“水土不服”。当前各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政策资金主动向污染防治方面倾斜。为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个别地区大力引进“高大上”“高精尖”的治污设施或工程项目。然而,由于与当地环境现状、社会状况等契合度不高,相关软硬件措施配套不够,日常管理维护人才短缺等,导致其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稳定高效是检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效果的标准与关键。因此,要准确把握区域的差异性,增强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坚持以财力可承受、运行能持续、效果要满意为遵循,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研究探索、规划筛选适合本地实情的治污路径与模式,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防止出现重形象轻效果、重模仿轻实用等现象。同时要加强工程效果预评估,并对项目进行优选,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要着眼长远,适度增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性,确保能够满足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治污需求。

三要坚持质量第一,防范治污设施成为“绣花枕头”。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期望环境质量尽快改善,于是要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快马加鞭,力争早投运、早见效,这也导致个别工程项目为赶工期,放松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造成工程质量下降,治污效果难以保证。比如污水支管网建设,在竣工验收时,不可能逐条管道挖开查验,如果施工过程把关不严,那么很可能会错接漏接,甚至施工方偷工减料,该接而未接,导致大量资金“砸”了下去,但城镇污水收集率仍在低位徘徊。

任何工程从立项到交付使用,都要经历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试运行等诸多环节,某个环节失守,就可能偏离预期,甚至功亏一篑。因此,务必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方面,严格工程监理。要对监理单位加强监督,督促他们必须对工程项目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对工程用料的品质严格审查,促使建设方高标准施工。另一方面,要严格竣工验收。工程验收不能仅在会议室听汇报、看资料,要亲临现场,验证实效,尤其是治水项目,不仅要看短期尾水是否达标,更要长期检查是否能够稳定达到设计确定的目标要求,从而确保环境基础设施的质量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