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河南已问责1053人,广东已问责728人,广西已问责345人
中国环境报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2018年6月1日至7月1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南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6月5日至7月5日、6月7日至7月7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各督察组于近日分别向河南、广东、广西三地党委、政府进行了反馈。
截至2018年8月31日,督察组交办河南省的5477件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2769家;立案处罚342家,罚款1938万元;立案侦查65件,拘留36人;约谈403人,问责1053人。督察组交办广东省的6077件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5556家;立案处罚1673家,罚款11213万元;立案侦查94件,拘留199人;约谈655人,问责728人。督察组交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621件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3099家;立案处罚101家,罚款1258万元;立案侦查46件,拘留39人;约谈552人,问责345人。
督察指出,河南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部分责任落实“挂空挡”,部分整改任务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甚至还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重发展、轻保护,对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要求认识不到位、落实打折扣,制约了全省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二是敷衍整改问题比较明显。如对黄河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整治不力,投入较少。2016年、2017年,中央分别下达河南省黄河湿地保护资金4300万元和4400万元,但省级财政仅配套投入230万元和210万元。三是表面整改问题比较多见。2016年督察与此次“回头看”重复举报问题达170件,督察组随机抽查21件,发现8件查处不实。四是假装整改问题仍有发生。信阳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设施运行记录造假,渗滤液调节池直通城市污水管网,违法违规严重。
专项督察发现,河南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迟缓,散煤和扬尘管控不够有力,机动车污染日益凸显。存在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散煤和扬尘管控力度不够、机动车污染监管滞后等问题。
督察指出,广东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虽然取得显著进展,但整改不平衡问题突出,部分整改任务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等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仍然存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工作上忽视的现象。二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担当、不碰硬。部分地区在推进整改时遇到阻力就畏缩不前、遇到问题就绕着走,在打击固体废物污染犯罪方面不担当、不碰硬的问题尤为突出。三是敷衍整改问题较为常见。如阳江市上报7条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但2017年以来沿岸仅新增约1公里的纳污干管,超标污水直排环境。四是表面整改、假装整改问题突出。如清远市为完成海仔大排坑黑臭整治任务,在既没有截污也没有清淤情况下,临时调水稀释,便上报治污工程已完成,并声称取得了“清澈见底、鱼类成群”的整治成效。
专项督察发现,广东省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问题依然突出,部门协作不顺,监管打击不力,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问题多发频发。存在处置能力结构性失衡明显、非法转移倾倒十分猖獗、违法违规处置问题严重等问题。
督察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督察整改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政治站位不高、推动落实不力、工作拖拉散漫等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
一是一些部门和地方政治站位不高,推动整改态度不够坚决。自治区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地市上报的整改销号问题,从未组织集体研究,仅形式审查后即予通过,以致一些公开的整改落实情况严重失实。二是敷衍整改、进度滞后问题多见。如南宁市黑臭水体通过临时性应急整治措施应付考核,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三是有的地方和部门表面整改问题较为突出。自治区林业厅和有关地市在推进整改时,试图通过自然保护区确界进一步压缩生态空间,以使违规问题合法化。四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虚假整改问题。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4月底前清理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土政策”,但桂林市灌阳县2017年以来仍4次召开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对高耗能高污染铁合金企业电费扶持事宜。
专项督察发现,自治区对固体废物非法入境打击不力,工业废渣违规堆放、生活污泥违规处置问题十分突出。存在对固体废物非法入境倾倒打击不力、工业废渣严重威胁环境安全、生活污泥处置乱象丛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