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
实践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一方面,生态环保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倒逼力量。另一方面,生态环保本身就是新动能。
今年6月12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这是总书记对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殷切期望。
目前,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山东正朝着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目标迈进。如何抓住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的难得契机,倒逼新旧动能转换,调整产业能源结构,加快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
中国环境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山东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刘家义: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首都的“南大门”“护城河”,环境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强省建设成效,更事关全国发展大局。去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周边省份中位列第一;今年前三季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2.4%,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63.9%,优于年度约束性指标7.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山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开展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八场标志性战役,以钉钉子精神逐一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抓住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这一重要契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将反馈意见细化分解为4个方面19类64项问题。目前,已整改完成23项,其余任务正按方案要求有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转办的8170件信访件整改完成率达98%。
二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着力破解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矛盾。山东省生态环境领域的很多问题,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诸多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为此,我们把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解决山东结构性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瞄准源头,多措并举,集中攻坚。第一,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第二,深入推进“四减四增”,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成立工作专班,集中解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突出抓好重点领域,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化工产业是山东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点。围绕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实施七大工程,推进化工企业进
区入园。目前已分两批认定45个化工园区、两个专业化工园区,山东决心将化工园区总量控制在85个以内。
三是强化有效制度供给,提高环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健全生态环保激励机制,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强化法治保障,全面清理废止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加强财政、科技支撑,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节能、工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等4个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17.1亿元。
中国环境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您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不回避山东与先进省份以及兄弟省份之间的差距。您如何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在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
刘家义: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省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山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由于多种原因,山东形成了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一直是我们的“心头之痛”。这些问题不解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单来讲,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两者辩证统一、互为因果,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那种一说发展就得环保让路、一提环保就说耽误发展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当然,这是一个艰苦甚至痛苦的过程,要作出一些取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证明,只要认识上去了,方法科学得当,完全能够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强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经济数据不仅没有下降,还实现了结构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8%,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实践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一方面,生态环保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倒逼力量。20世纪90年代,山东造纸企业超过千家,产业发展“脏、乱、散”,不仅效益差,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对此,山东率先采取严于国家标准数倍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走上以环境标准倒逼高污染、高排放行业转型发展之路。事实证明,环保倒逼非但没有“整垮”造纸行业,反而催生了一批创新能力、污染排放水平都达到世界一流的造纸龙头企业。不仅造纸行业,这两年不少行业企业都尝到了治污的甜头,环保约束越严,企业效益反而越好,行业发展越来越健康,动能转换越来越顺畅。另一方面,生态环保本身就是新动能。前些年,环保领域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品、技术、服务等欠账较多,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市场潜力。从山东来看,这两年,节能环保产业迅猛发展,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9.8%,已成为支柱产业。
中国环境报:对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的问题和不足将如何整改?
刘家义:去年以来,我们以环保督察整改为重要抓手,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水、农村环境等方面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环境领域风险隐患较大,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凸显;传统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占比大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部分历史形成问题整治难度较大,像南四湖整治、围海养殖治理、小清河治理等还需持续用力;另外,在推进环保督察整改上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问题整改进度还不快,有的地方整改标准还不严等。
这次“回头看”,是对山东省生态环保工作的一次“全面复查”和“再次会诊”。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决扛起督察整改政治责任。主动开展自查自纠,把“回头看”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新账”“旧账”一起算,对于上次督察整改未完成的问题,按时限要求持续推进;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对于新发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不能立即解决的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从我做起,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负责,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二是注重区别对待、精准施策,切实防止整改“一刀切”。我们既以督察整改为契机,下大气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也注重加强政策配套,强化工作统筹,做到因事施策与综合施策相结合。对历史遗留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问题,留足整改时间,不搞层层加码、层层提速,严格禁止平时不作为、慢作为,监督检查时乱作为,“一停了之”“一关了之”“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督察的行为,避免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三是加强生态环保制度创新,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目前我们的生态环保工作仍然主要靠行政手段推动,法治化、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督察整改工作中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我们将结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为生态山东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