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 引导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论坛

中国环境报: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李松: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折合氮1423万吨、磷246万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近年来,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总磷已经成为全国地表水首要污染物。

总体来看,畜禽养殖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业布局不合理,种养结合不够,粪污还田不畅。大多数养殖场缺乏配套的种植基地,废弃物无法就地就近全量还田利用,难以实现种植与养殖的相互衔接、协调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养殖场主体意识不强。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场存在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配套不足、长效运维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部分养殖场是因为管理水平低、缺乏资金,而有一些养殖场已建成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却不正常运行,存在偷排漏排情况。

如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一规模猪场铺设1000多米暗管,将污水偷排至军山湖,导致水体污染严重。现代牧业四川洪雅牧场以每立方米沼液9.5元的价格卖给周边民众外运处理,沼液随意倾倒导致环境污染。

三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场主体亟待培育发展。这既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又需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近些年,为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落实用电、用地、沼气并网等优惠政策,粪污收集转化利用第三方经营主

体难以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如四川省邛崃市粪肥利用专业合作社被征收17%的增值税。

同时,从事畜禽养殖废弃物第三方处理的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多缺乏核心技术与装备,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盈利点,导致市场主体参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中国环境报:怎么解决上述问题?

李松: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调整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严格落实环评制度,督促各地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加强对畜牧养殖大省以及承接“南猪北养”产业转移省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指导,依法依规对有关畜牧业发展规划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防范区域环境风险。

其次,加强宣传引导和环境监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养殖场知法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导等工作,督促企业依法开展环评、缴纳环境保护税,建设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执法,对应当进行环评而未开展环评的,以及达不到资源化利用或不能达标排放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进行查处。

再次,加快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储存、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推动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环境报: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有哪些模式?哪些地方的典型经验值得推广?

李松:我国畜禽养殖业环境治理模式可大致分为:种养结合模式、清洁回用模式、达标排放模式、第三方处理模式等。推广种养结合,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施畜禽粪污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处理企业对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进行专业化集中处理,推广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技术模式。

地方治理好的经验有:四川省邛崃市近3年由政府财政安排资金200万元,实施每收1吨粪浆补贴8元的政策,同时对贮粪池建设和收粪施肥装备购置予以补贴,成功培育“粪涌钱进”等20余家粪肥利用专业合作社,将液态肥以每吨30元~40元的价格帮助种植户施肥到田;广西南流江流域玉林市福绵区、博白县采用“截污建池、收运还田”,实现了粪污“存得住”、沼液粪肥“用得掉”,南流江干支流水质明显改善;广东省清远市启德农业开发公司养殖场采用干式无臭养殖模式,源头节水达50%以上,固体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堆肥制成有机肥(每吨售价6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环境报:“南猪北养”能否让生猪养殖产业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李松:东北等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饲料粮产量充足、土地成本低,而南方水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少、外调饲料成本高(平均每公斤高0.2元左右)、土地成本高。

随着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和全国生猪产业布局调整,畜牧业“产能北移、产品南下”局面已然形成,不少养猪企业纷纷前往东北地区布局建场。温氏集团、新希望、牧原股份等龙头企业早在“十二五”末,就在吉林省洮南市、扶余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和辽宁省部分地区建立生猪养殖基地。

长期来看,通过合理规划,增加潜力增长区、重点发展区生猪产能,可有效保障“菜篮子”供给和市场稳定。但同时应做好顶层规划和项目设计,避免局部地区过度集中,确保养殖废弃物顺畅还田,走生态健康养殖绿色之路。

中国环境报:东北四省(区)在养殖规划方面,如何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松:东北四省(区)作为潜力增长区,在养殖业规划方面应注意区域项目布局、养殖用水、沼气发电并网、有机肥生产使用等因素,以减轻养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调研发现, “南猪北养”规划引导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养殖企业在一定区域内过度集中布点,可能导致合理利用半径内畜禽粪污产生量相对过大,超过当地土地承载力。同时,局部地区仍未开展畜牧养殖业发展规划环评。

同时,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前不久联合发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对推进畜禽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也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