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上海的冬天,湿冷湿冷的,让人缩手缩脚,不想出门。这样的天气里,董春燕却顶着寒风,开始了例行巡河。
45岁的董春燕是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仓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2016年下半年,松江区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她多了一个头衔——河长。除了华星西河,她还是华星东河、秀春塘、油墩港等7条河道的河长。
“把道理讲清楚,大家口口相传,就会带动一片”
近日,记者跟董春燕来到华星西河,只见河道两边是白色粉墙,脚下是红色防汛步道,河水倒映出两岸绿树。“现在是冬天,只有菖蒲叶子,等到夏天睡莲开放时,那才叫好看。”董春燕语气里透着自豪。
华星西河位于永丰街道工业园区内,属镇级河道,全长1.65公里,北起玉佳工业园,南至凌塘海泵闸,河口平均宽度11—12米。河道两岸大部分为工业企业,小部分为农民宅基地,南段有少量农田,沿线横跨几座桥梁。
她分管的河道,整治前雨污混接、污水直排、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基层河长的工作就是摸清家底,带领居民配合拆违整治。”董春燕说。
那个春节,董春燕一直在做岸边一家养殖户的拆违工作。这家养殖户养殖了300多头生猪,污水直排华星西河。她还是这家妹妹的同学,小时候经常进出玩耍,可只要一提拆迁,就被拒之门外。她上门不下30次,对方好不容易才同意搬迁,不过,要求再宽限几个月,因为还有200多头生猪没有卖掉。董春燕的丈夫帮着在山东找了一家愿意收购生猪的农场,可对方临了才想起来,南方的猪到了北方会水土不服,很难养活。后来,在永丰一家农业发展公司共同努力下,终于在苏州找到一家愿意接收的商户。
“治理河道不仅是街道和居委会的事,更需要发动居民,全民参与。”董春燕说:“靠发宣传告知书、挂横幅肯定不够,要把居民感情放在首位,让居民心甘情愿配合工作。”
董春燕告诉记者,在河边长大的居民,也都希望河道变清变美,“农村是个熟人社会,把道理讲清楚,大家口口相传,就会带动一片。”在拆违整治过程中,碰到敏感问题,都会与居民协商后妥善处置;即使是企业违建,也会预留一段时间,让他们搬离物品,尽量减少损失。
“一定要在坚持政策的同时,考虑各方利益,做好服务工作”
快走到西祝家东桥时,董春燕发现岸边工业园区内的电线杆上有根电线从围墙里垂下来,直插河道。她立即拨打手机,联系园区负责人。没过五分钟,永丰街道都市产业园区管委会副经理顾爱强开车赶到。
经过查看,原来是根废弃的通信线,估摸是拾荒人想拆出铜线卖钱,结果发现里面是空的,就扔在河里了。顾爱强打电话叫来园区物业,要求及时清理。
据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永丰街道还是几个自然村,陆续引进了一些外企,都是上千人的大厂。在给当地人创造财富的同时,工厂排出的污水也让周围的河水慢慢变浊、变臭。
在整治华星西河的过程中,仅永丰街道就拆除了24处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一批污染企业停产关闭。
“都说治河拆违难。一定要在坚持政策的同时,考虑各方利益,做好服务工作。”董春燕深有感触。
华星西河沿岸有个居民小区,围墙紧贴河道。按规定,围墙必须往后退6米,可这样一来,小区没了停车场。而且,土地出让时这块区域确实也在合同之内。董春燕带着相关部门在小区里转了几圈,提出公共空间改造方案,对绿化重新规划,将车位线由直线改成斜线,腾出更多车位,得到开发商的支持理解。
11点左右,董春燕结束巡河。手机上的“松江水务”APP自动记录下巡查轨迹,董春燕又在“巡查事件”栏下把接报处置的情况补充完整。
“每条河道都有这样的美景,是我们每个基层河长的工作目标”
“治理黑臭最难的一段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是日常的巩固和维护。按规定,我每周巡一次河。事实上,只要有空,我就会去河边走一走。”董春燕说,不过河道治理单靠居委会几个人肯定顾不过来,要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
董春燕从社区里找了5位党员和热心人,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巡河队。志愿者每天巡查辖区内的每条道路和河岸,每月和居委会负责人以及水务站工作人员开一次例会,对河道问题进行总结反馈。
志愿者徐小妹刚骑着脚踏车完成了每天两个多小时的例行巡河,进办公室时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她说除了个别河段有些垃圾,已通过对口联系人处理,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徐小妹告诉记者,有邻居老姐妹说,她们肯定是拿了工资才会干得这么起劲。但她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再说,巡河让我变得年轻,这次体检连脂肪肝都没有了。只要体力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水清草复绿,岸美花更香。“每条河道都有这样的美景,是我们每个基层河长的工作目标。”董春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