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压力为动力抓住问题不放

  • 化压力为动力抓住问题不放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环境时评

生态环境部5月3日就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约谈了山西省晋城、河北省邯郸和山西省阳泉3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做好下一步整改工作,笔者认为,3市可借鉴北京市大兴区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扎扎实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空气质量,避免被二次约谈。

大兴区是北京南大门,受地理条件影响风速减缓,污染物易聚难散,又扼守交通要道,进京和过往车辆多,“散乱污”企业多,治理难度在北京市首屈一指。2017年4月1日,大兴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刚上任3个月,就被原环境保护部约谈。大兴区顶住压力,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治理攻坚战,PM2.5年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圆满完成年均浓度6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任务。

总结大兴区治污经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知耻而后勇。大兴区政府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区级环境保护督查办公室,上级没来查,自己先一查到底。同时,根治“猫捉老鼠”现象。20多年前,大兴区各村镇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工业大院,这些大院近年来经多次转包,成为“散乱污”企业聚居地。大兴区政府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推进“六必清”,清理“散乱污”企业。到2017年底,大兴已基本实现六环以北工业大院清零,2018年将基本完成全区工业大院清零目标。

细颗粒物治理,一微克一微克地抠。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兴区政府自我加压,把要求进一步提高。采取超常规措施,彻底限煤,率先控车,强力降尘。大兴区一名镇长说,过去是专业人员治大气,群众负责骂天气。现在,镇里每天盯着PM2.5浓度,增加1微克,就赶紧查原因、想办法。同时,在群众的监督配合下,2017年大兴区办理环境领域违法案件462起,有效发挥了环境执法利剑作用。

创新执法模式。过去,对外地过境大兴区的超标排放车辆,生态环境部门没法当场处罚,按程序经过现场取证、立案、审批等,一套流程下来耗时3个月之久,实际执法效果常常落空。现在,生态环境工作人员检测发现排放超标,当即填写《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现场监督抽测记录》,交给交警进行现场处罚。这种模式打破了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尴尬局面,创新了“环保取证,公安处罚”的执法模式。

建立执法力量下沉的新机制。大兴区实施区生态环境、城管、交管等部门执法人员进驻镇或街道办公的机制,听从镇街政府统一指挥。“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这一机制,在大兴治污中发挥了威力,改变了镇街过去“管不了”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