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论坛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全国污染源普查涉及范围广、普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现实中,个别地方面临人力不足、能力不足等困难。笔者建议,可结合网格化监管工作,推动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从2015年起,全国各地陆续推行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多数地方都建立了市、县、乡镇、村的四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部门协作、分工负责的全覆盖监管格局。网格化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推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
笔者认为,可借力网格化监管工作,解决污染源普查面临的问题。具体有如下两点建议:
一是通过网格全面了解污染源信息。污染源普查的目标是摸清辖区内各类污染源基本信息,了解污染源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建立健全污染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服务管理决策。而在实践中,很多地方都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平台,掌握很多权威、准确的数据,集成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通过网格化信息平台,可以掌握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情况,实现对污染源的全覆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通过网格可以解决污染源普查人员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网格比较完善,建制镇和工业聚集区均设立了环保机构,其他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也有环保工作分管领导和环保专(兼)职工作人员。对于各行政村、社区等,明确设立了环保联络员。这些网格管理人员熟悉当地情况,法治意识、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较强,具有污染源普查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各地普查工作机构可通过多种方式,将这些人员充实到普查队伍中,并加强培训。对于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网格管理员,可进行适当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