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革命”三年蓝图:探索构建“两网融合”分类回收体系

  • 上海“垃圾革命”三年蓝图:探索构建“两网融合”分类回收体系已关闭评论
  • A+

1.jpg

早上9点半,站在上海闵行区宝北小区内的一处垃圾箱房旁,最后一个赶来扔垃圾的居民拎着袋子远远地奔跑过来,气喘吁吁赶上了垃圾房锁门的最后一刻。

这里正是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试点小区之一。负责管理垃圾箱房与整理工作的师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宝北小区推行定时定点扔垃圾的试点工作已经进行差不多3个多月时间了,附近居民也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最新的规矩”来扔垃圾了。

据其介绍,闵行区宝北小区每天规定的扔垃圾时间为早上6点半至9点半,下午18点半到21点半,在现场对居民分类后扔掉的垃圾进行整理,之后会有专业的运输车辆前来回收储运,同时居委会也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场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行为记录至“绿色账户”之中。

“玻璃、塑料瓶等都可以回收利用,而电池之类的垃圾就必须得分开放好,不能和日常垃圾放在一起。”师傅告诉记者,通过定时定点分类垃圾投放,很多居民也学会了基本的垃圾分类方法,同时也能够领取相应的“绿色账户”积分,换取日常生活用品。

事实上,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的管理举措,正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规划并逐步向上海全市推行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期,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正式对外发布了《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规划,到2020年底,上海要基本建成与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规划在三年时间内要基本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分类加速推进

当前,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明显“短板”。

在今年3月上海出台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与4月首次公开的《行动计划》中,都明确了2018年要确保上海所有企事业单位“能够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2020年上海全市范围内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目标。

但在7月30日正式对外发布的《行动计划》中,这一目标更改为“基本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在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此次《行动计划》提出的内容强调了“强制分类”的举措,这间接体现了此前上海面临的垃圾分类艰难推进的局面,同时也表现出管理部门想要推进垃圾从源头分类的决心。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行动计划》推行以来,上海垃圾分类实效比较理想的居住区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定时定点的分类投放模式,也有部分小区实行“定类定员”的分类投放管理模式。

“第一便于监督,第二有利于收运效率的提升。”唐家富透露称,实践证明在上海推行定时定点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管理模式“是比较有效的”,由此上海未来还将坚持按类别定时定点投放的方向,积极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进。

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张一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在居民区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是可行的,但同时也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是政府既要有完成目标的决心与策略,又要相应地提供基本的财政拨款支持;另一方面,在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方面,相关的便民措施与管理智慧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和体制创新。

不过,也有受访专家指出,上海推行定时定点的垃圾投放管理制度也需要一个长期的推行过程,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上,各个地区的条件不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方式也应该存在着差异,未来更是不能“一刀切”。

构建“两网融合”分类体系

除了要解决好垃圾源头分类的难题外,当前的上海还必须得解决好垃圾分类后的收集、运输与处置的关键环节。

最新公开的《行动计划》中明确了上海将全力推进“居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体系,探索建立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的回收服务点。

同时,为推进这一涉及收集、运输与处置等诸多环节的“两网融合”体系建设,上海计划在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引入社会资本等关键环节上持续发力。

根据规划,上海将用三年时间全市完成1.7万余座分类垃圾箱房改造,900余辆湿垃圾专用收运车、16辆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的规范配置,41 座大型中转设施的分类中转改造、8000个两网融合回收点建设及点、站、场体系建设。

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当前上海为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目标中,在分类使用环节已经完成了400多辆垃圾分类作业车辆配置以及92辆湿垃圾规范的喷涂,有害垃圾专用车辆改造计划已经落实到各个区的年度计划;41个中转站分类中转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了50%以上。

8月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杨浦区的多个居民小区后看到,不少小区内的垃圾箱房正在进行分类投放设置的改造工程,而部分老旧小区的垃圾箱房为了应对日后垃圾分类投放后所需的容量与空间,也正在原垃圾箱房的基础上进行加盖扩容。

“整个‘两网融合’的体系建设过程中,分类使用环节是相对容易解决的,而末端处理能力则是上海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张一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次上海推进全程生活垃圾分类,必须要重点解决末端处理能力不足的关键短板。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当前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其中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在3900吨/日,而垃圾综合处置能力在1.33万吨/日。

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同国内不少大城市一样,上海的末端垃圾处理能力明显都集中在郊区,这便造成即便本身城市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必须面临着远郊区的处理能力无法顾及市区的尴尬“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为解决这一关键难题,上海目前正在启动分类基础设施的第二轮建设工作,同时也将计划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到垃圾回收体系的构建之中。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周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上海将出台建立健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相关政策,结合“两网融合”系统建设培育资源化利用主体企业,重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体系。

“考虑到一部分可回收物的价值比较低,还将对这部分可回收物实施政策的支持。”周强告诉记者,未来政策方面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虑让区政府专门出台支持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支持政策,通过弥补价值链来克服单靠市场机制可能造成的市场停滞问题,以确保体制的运行顺畅;二是市政府对区政府出台支持政策,针对以区为主建设的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和集散场,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的政策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