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深入引导工业企业限产 从“一刀切”转向“因地制宜”

  • 环保政策深入引导工业企业限产 从“一刀切”转向“因地制宜”已关闭评论
  • A+

1.jpg

持续低流动性天气情况使得入冬后雾霾卷土重来。

11月14日,北京雾霾重重,多条高速因此封闭。前一天,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由于近地面湿度较大,空气污染指数达重度污染,这也是北京发布最新修订版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后启动的首个黄色预警。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消息显示,本轮重度污染预计污染峰值发生在11月13日夜间至11月14日夜间,11月15日白天扩散条件逐步好转,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

“今年北方雾霾天多于去年。主要原因是高排放产业集中和今年天气不利于污染扩散,如风速小、温度高。因此今年达到下降3%的目标,任务依然繁重。”11月14日,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还将进一步加强,不排除行动方案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

差异化治理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环保限产政策差异化明显且更加严格。

正式对外公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京津冀地区2018-2019年采暖季限产实施范围仍为“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求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对钢铁、建材、铸造、有色、化工、焦化等高污染和高耗能行业,不再进行统一的停工限产比例,而是由各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停工限产的范围和时间。

这表明不再“一刀切”式停工限产,而是把权力下放给地方,因地制宜。自“十一”小长假后,长三角地区,临汾、邯郸、唐山、长沙、福建、安徽、陕西等地也先后颁布了采暖季的相关限产政策。

《长三角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指出,将因地制宜推进重污染城市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在2017年秋冬季PM2.5浓度超过70微克/立方米的城市将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实行差别化错峰生产,根据月度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可适当缩短或延长错峰生产时间。

对于限产时间,徐向春认为:“今年秋冬季错峰生产实施时间或延长,可能是从10月初到明年的3月底。去年的实施时间是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

在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比例的要求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求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左右。长三角地区则要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 3%左右。

环保的压力决定了限产只会结构性的调整,而很难出现总量的大幅下降。中银国际证分析师陈乐天分析称:“污染防治的政治要求,对地方政府形成了强约束,因此有激励去配合、甚至扩大限产比例。即使生态环境部赦免限产比例等要求,但是地方政府是否会降低实际的限产比例,仍然要取决于环保任务的压力大小。”

根据美国、英国的整治雾霾经验,环保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且需要依靠政策来强制推进。目前,我国的二级浓度限值(即居民区等)是依照 WHO建议的最宽松的过渡期标准制定的,该要求明显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安信证券诸海滨在其研报中指出:“随着未来标准的提升,大气治理领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政策落实责任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同时面临考核和督察的压力,预计未来5年内大气治理强度仍将大幅提升。”

监管力度整体趋严

自十九大明确三大攻坚战后,作为其中之一的环保治理、污染防治受到普遍关注。从数据上来看,10月份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6.9%,比9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1-10月份增长6.4%,环保政策对高耗能产业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

陈乐天指出,从生产端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平稳,限产政策对实际生产的干扰作用或低于市场的认知,“企业生产会根据市场价格和盈利情况作出理性选择,去年以来虽然限产严厉,但上游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平稳,或说明企业有暗地加码生产的情况,即使限产时间下降,增产意愿和能力或许也要打一个折扣”。

“长三角区域确实有相关政策出台,但是目前安徽地区天气状况良好,未出现PM2.5不达标的情况,公司也并未收到具体的限产方案。”针对上述长三角地区出台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位于安徽省以水泥为主营业务的海螺水泥董秘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海螺水泥的正常生产、业绩均没受到“限产”政策的影响。

上述人士同时指出,今年限产政策是将错峰生产和环保结合在一起,监管力度大方向趋严,但个体之间仍存在差异。“以海螺水泥为例,公司目前生产采用进口设备,污染排放绩效水平良好,限产政策对绿色企业采取的错峰生产豁免政策即不错峰、少错峰,对公司来说是利好的。”

在环保限产背景下,利润过度集中于上游。上中下游企业出现利润分配不均,上游的利润无法传导至下游,市场的滞胀风险会大幅度上升,所以市场一直在等待环保限产放松的预期。陈乐天预测称,一旦环保限产的要求有一定程度放松,在下半年强调推进基建补短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背景下,基建等项目的推进或得到一定加速,需求的上升会对冲一部分供给的增加。

徐向春则向记者表示:“虽然今年在政策上没有一刀切,而是采取差异化、错峰等方式落实限产,但环保措施趋严的大方向并未改变。”

在徐向春看来,限产政策对上游企业管控力度较大,因此上游企业压力较大,而下游企业压力相对较小。“上游企业如钢铁企业,属于高排高放,就会限产。对于供求关系来说,也是供大于求,因此北方生产的钢铁会运往南方来维持供求关系平衡。”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相关要求和措施较去年有所缓和,但钢铁限产总量将不低于去年。现在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的效应已经显现,钢企产量出现下降态势。环保限产、检修停产和淘汰过剩产能、清除“僵尸企业”等因素叠加,也将会对焦炭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