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随着环境、气候和资源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重新考虑融资项目以及金融资产面临的风险,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更是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强力着墨,对未来我国经济、金融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做出了蓝图部署。
2018年1月20日,《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1万亿元,增长7.13%,占各项贷款的8.83%,且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在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其商业模式创新与监管完善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探路绿色金融“蓝海”
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但一直在迅速追赶。2007年环保部、央行、银监会共同下发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第一次提出将环境风险纳入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控,要求商业银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及社会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变显得更加突出,绿色金融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金融反哺社会的重要意义。金融机构作为资金融通、盘活产业的重要桥梁,是助力环保产业腾飞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7.51万亿元,增长7.13%,占各项贷款的8.83%;七省市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16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5亿元,市场交易日趋活跃,规模逐步放大。
与此同时,《报告》进一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000亿元,占全球当年发行量近40%;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34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发行量24%,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之外,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等也获得长足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绿色金融怎样才能依赖市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能真正把‘绿色’和‘金融’结合起来,可谓‘此时相望不相闻’。如果能够有政策,把‘绿色’跟‘金融’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就能够获得更快解决。”
在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方面,鲁政委表示:“第一,让绿色债权获得优先受偿权。这样能够使绿色的债权变得更安全,即便收益率低一点投资者也愿意投资,就像他们愿意买ABS,也因为ABS有劣后级,从而降低了风险。第二,降低绿色融资的风险权重,如果这样,我相信绿色信贷也会发展得更快。就好像虽然利率低投资者也愿意买国债,是因为其风险权重为零。”
除此之外,“绿色项目需要长期、低成本的融资,短期资金很难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而当前债券的发行利率,不少绿色项目又难以承受。因此,为支持2020年前打好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金融还可以考虑进行定向降准。”鲁政委如是说。
在具体业务方面,绿色金融的服务领域以及绿色信贷的流程支持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罗施毅认为:“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的高效利用等领域的项目都可以用到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的业务流程包括尽职调查、信贷审查、风险评估以及贷后管理等,这个过程实际上跟传统的信贷业务流程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在尽职调查的时候,会把环境的因素、社会的因素、风险的因素嵌到里边来。”
“业务流程里边,我觉得最复杂的是评估把握,比如抵押的管理。”罗施毅表示,“我们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环境权益类的排污权抵押、碳资产的质押,怎么评估成为了关键的问题。其次是登记的问题、股转流动性的变现问题等。相关的配套制度目前还不够,我们在尝试,但量并不大。”
商业模式及监管面临挑战
绿色金融作为国家战略,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盈利是金融机构关心的事,绿色金融到底赚钱不赚钱?是不是仅仅关乎情怀和责任?这些问题在行业内外也备受关注。国内最早加入赤道银行,践行把环境、社会准则和商业可持续性结合起来的兴业银行,目前绿色金融业务每年成长率为30%,不良贷款率0.2%,不良贷款率远远低于业界0.8%的平均水平。可见,风险小、赚钱快是绿色金融的特点,也是值得我国金融机构大力涉足发展的领域。
罗施毅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兴业集团累计提供绿色融资超过1.4万亿元,同口径绿化已经达到一半。兴业集团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客户余额数1万亿个,融资超过1万亿元。”除了规模,创新也很重要。“能效贷款、碳资产质押贷款、低碳信用卡、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金融债、绿色理财产品等很多绿色金融产品在国内都是首发,在未来也要坚持走创新之路。”罗施毅表示。
国内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实的困境也摆在眼前。目前很多绿色金融项目在有盈利的情况下融资并不是很畅通。究其原因,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存在瓶颈:“一是信息不对称,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项目库,让大家资源共享。二是对环境风险的判断能力或分析技术的缺失。三是环境权益抵质押体系待完善。”
因此,关于商业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发展绿色金融对银行最大的挑战就是商业模式。”他表示:“第一,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而主要靠税收财政政策支持,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办法。第二,银行要在所有业务,特别是审贷中强调绿色原则。第三,银行面临不挣钱的问题,要自己排解。其实所有的污染、环境破坏等都是可以量化的,量化之后大家占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些资源是可以交易的,交易就有金融,我们可以继续探索。”
除了商业模式,监管框架的完善也是急需推进的,这样金融机构才更有动力去做绿色金融。“现在做绿色金融不给奖励,至少说没有专门的奖励措施落实给做绿色金融的机构,如果监管框架中没有专门对环境风险的关注和考虑,这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还需要积极推进监管框架的完善。”李扬如是说。
同样,兴业金融租赁公司总裁郑常美表示:“如何适应绿色金融低风险、低权重的特点,增加融资技术、拓宽融资渠道,这是金融监管层面应该推进的。另外,确实需要政府一定的财力支持,让自觉的企业可以有更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