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笔者在某市参加省级环保督察,对接到的1000多件电话投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关垃圾清运、清洗不及时,臭气扰民的投诉比例超过20%。现场查看了几个反映比较强烈的垃圾站,住户竟然用私家车挡住通道,不让垃圾车进出,从而阻止小区居民继续往垃圾箱里投放垃圾,这样避免臭气产生。在炎热的夏天,垃圾腐臭快,局部的大气环境确实恶劣,紧邻的住户不敢开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
深入了解后发现,城区的垃圾站一般分为生活小区和公共中转两种类型。生活小区类垃圾站为房地产开发配套设施,受建设规划控制,由小区物业负责日常运维,环卫部门组织清运。公共中转站是公用的基础设施,一般由市政相关部门直接运维,总体来看,其布局在开阔地带,而且由专业队伍打理,较少被投诉。小区垃圾站则不一样,既涉及物业公司要尽责,又要协调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容易出现垃圾滞留情况,引发居民的不满情绪。
每个小区垃圾站影响的是局部居民,但对大中型城市,小区数量众多,有些规模较大的小区还有2-3个垃圾站,总计到一起,一座城市里受垃圾臭气污染的居民不在少数,只要有申诉渠道,矛盾就集中爆发了。
“垃圾臭城”是垃圾不分类或分类不彻底的必然结果,根本出路在于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构建科学的垃圾分类体系,使每类垃圾沿不同路径流转、处置,避免相互交叉污染。然而,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绝非朝夕之功,需要较长时间的组织发动。在此之前,应采取应急性措施管控这些“臭气之源”。
第一,严格按规划建设和运维小区垃圾站。每建一个垃圾站就会发生一起“邻避事件”,有的垃圾站甚至被迫关闭,加剧了生活垃圾污染的不平衡现象。对此,要强化规划约束,确保各类垃圾站相对均匀的分布在城区,不能谁敢闹那里就免受垃圾困扰,破坏优美环境的公平性。
第二,提高垃圾站的设计和建造水平。目前在用的垃圾站有很多缺陷,如地面架空式不美观,密闭不好臭气外逸,污水处理不到位等。对此,已有很多升级换代产品,主要整体地埋,要优先采用。此外,还可打造漂亮的垃圾小屋,通过安装除臭设施、屋顶装饰等手段,将其变成一个独特的小景观。
第三,加大垃圾站的清运、清洗频次。一个垃圾站就是一个大的反应容器,特别是在夏天,容易腐烂后变质,滋生蚊蝇。缩短清运周期,少量多次,无疑有助于控制臭气扰民。
第四,适当调整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将生活垃圾用袋装好后封口可以减少一部分臭气外泄,楼道摆设大型垃圾桶时,宜内套一个塑料袋,起到改善工作环境的作用。
最后,迎难而上,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中,纸张、金属、玻璃等的分类与国外没有差别,是完全可以仿效的,而且国内城市人口聚集,更容易形成产业规模。独具特色的是,国内餐余垃圾量大,而且油、水成分高,可以把这部分单分出来重点考虑,其余的则采用国外的成熟经验。如果这样区分,垃圾分类并非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应尽快形成破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