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数据是花费数以亿计的海洋调查成果的最终体现,合格数据更是海洋科学的生命线。每一个海洋调查数据的质量,既需要顶层设计的考量,也需要评价共享机制的完善,更需要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的提升。
“我们往往只闻众多调查项目轰轰烈烈地启动,调查船奔赴各大洋考察继而凯旋,鲜有人关心取得了多长时序的有效调查数据,质量又如何。这些年国家海洋调查投入增加,真正产生了多少有价值的数据?”近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许建平的一句发问令人深思。
信息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数据是智慧的基石,质量是数据的生命。如果调查数据质量不过关,沦为了“糊涂账”,那么国家的未来将令人担忧。海洋数据调查项目轰轰烈烈,数据质量却良莠不齐,症结在何处?还需从不健全的海洋数据质量审核制度、低“性价比”的海洋数据评价体系、海洋数据管理“灰色地带”说起。
一方面,海洋数据调查电子元器件老化、测量现场外界电讯号干扰等因素都会导致测量误差。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建立有效的调查数据质量审核制度,在数据的处理中,不少数据未经质量控制被直接使用,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控制的数据,便难免沦为一堆无用的数字垃圾。作为原料的调查数据不经过处理和质量控制分析变不成合格零件,科学家们使用不合格零件组建的产品也可能假冒伪劣 。
同时,以论文发表为科研绩效和业绩认可的现有评价体系,使得数据质量评价沦为低“性价比”工作。项目负责人自是不会投身于此,而活跃在我国海洋调查一线的多是在读研究生或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他们相对缺乏海上调查技术及数据处理经验。在“指挥棒”的偏向下,海洋调查数据质量下滑已是业界内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海洋数据管理“灰色地带”阻碍质量提升。受限于海洋数据安全保密这道红线,资料中哪些涉密、哪些不涉密,是一个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数据保密和安全”常常成为拒绝海洋数据共享的挡箭牌、劣质“零件”和低档次组装“产品”的遮羞布,而这并不利于提升海洋调查数据质量。在数据共享管理这方面,我国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我国海洋调查工作的顶层设计缺乏全面规划。我国海洋调查科考船新建、在建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国家层面系统调研与分析海洋科学与技术的中长期需求目前却还没有,在海洋调查船的设计与建造、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跨部门合作与协作机制急需建立,以避免海洋调查重数量、轻质量的无序发展迹象。同时,国家中长期海洋调查规划急需编制,以统筹海洋调查工作的整体布局和任务部署,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
奥地利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也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对于海洋调查来说, 数据是花费数以亿计的调查项目成果的最终体现,合格数据更是海洋科学的生命线。
每一个海洋调查数据的质量,既需要顶层设计的考量,也需要评价共享机制的完善,更需要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的提升。“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海洋调查只有心中有“数”,才能点“数”成金,我们的国家才可以真正地扬波大海,以海强国。